前不久,随着一阵阵挖掘机的轰鸣声东莞万江响起,该街道广东和鑫科技中心项目用地顺利摘牌,并于摘牌之前提前完成工程设计方案和人防许可审查。在“互联审批、围合供地”改革政策下,东莞开展供地方案、设计方案、人防许可3个事项互联审批,同时提前介入、靠前服务指导项目方,使得这一总投资达1亿元的市重大产业项目办理用地规划手续驶入“快车道”,顺利于8月实现“摘牌即动工”。广东和鑫科技中心项目的快速开工建设,是东莞市自然资源系统强化资源保障、助推重点项目落地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在守住自然资源管控底线的基础上,全面精简审批,对重大产业项目审批程序实行“互联审批、围合供地”改革,打破规划调整、用地审批、设计方案审查的线性串联审批逻辑,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效率,办理时间和材料都压减一半。审批“瘦身”,从审批“串联”变为流程“并联”前不久,黄江镇广东领益智能智造科技项目用地成功摘牌。在“互联审批、围合供地”改革政策下,通过并联统一整合成片开发方案、征地方案、供地方案等三个方案审查,在用地保障方面为企业节省出至少一个半月时间。广东领益智能制造科技项目正式动工仪式现场。李鄂摄“如果没有并联审批,按照正常的征地报批手续,征地批前公告、报批组卷、审批、征地批后公告等,用地报批一套流程下来最少也需要4个月,之后才能挂牌供地”。东莞市自然资源局黄江分局用地规划股股长郭远亮长期处理用地报批工作,他表示,如今上报征地报批材料后,就可以同步组织办理供地手续,比此前的串联审批更高效。过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复杂,新增产业项目审批耗时长、材料多、审核规则复杂,导致手续办理耗时长,项目落地较慢。在“互联审批、围合供地”改革政策下,推行新增建设用地审批“3+3+2”改革。3即成片开发方案、征地方案、供地方案等三个方案联合审查;+3即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城市(镇)总体规划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等三项规划综合修编;+2即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和人防许可等两项建设方案综合审查,审批速度全面提升。抓住“互联审批、围合供地”的牛鼻子,东莞自然资源局从审批“串联”变为流程“并联”,审核流程由“起点齐”变为“终点齐”——7月22日,位于厚街镇的广东君泰精密装备智创智造项目“拿地即动工”;8月3日,鼎泰高科集团华南总部项目(二期)项目“摘牌即开工”……在东莞,审核流程更加灵活,审核时间大幅缩短,审批“加速度”不断刷新,企业吃下更多“定心丸”。服务“加码”,从“接力跑”变为“并肩跑”在东莞市凤岗镇凤德岭村,东莞市东宇阳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现场,工程机械轰鸣声不断,一派繁忙景象。项目要落地,土地要素保障是前提。东莞市东宇阳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顺利开工,离不开东莞自然资源系统及市有关部门的“直通车”服务。“项目方原计划拿地后再开展组织编制工程设计方案和人防许可申报资料,一直提出希望加快办理推进项目尽早动工建设的想法。”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凤岗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向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反馈项目方意愿后,市局决定将该项目纳入“互联审批、围合供地”试点,开展供地方案、设计方案、人防许可3个事项互联审批。之后,市局相关科室和凤岗自然资源分局、规划所主动对接项目方,提前介入、靠前服务,积极推动项目于年6月3日正式在市公共资源交易网进行公告出让,同时指导项目方提前开展工程设计方案编制、提前开展人防许可审查资料的申报,及时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调一些流程性问题做到无缝对接,形成了围合闭环协同作战机制。多方努力下,这项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于7月6日成功摘牌,并于摘牌当天成功实现了签订《成交确认书》《项目投资效益协议书》《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出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推动项目“摘牌即开工”。一批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一批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程建设紧锣密鼓……下沉服务“零距离”,东莞自然资源系统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为稳住经济大盘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活力。龚菊郭文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龚菊;郭文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