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东援外医生骆庆明做儿童的健康守护者 [复制链接]

1#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日前,中央宣传部授予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时代楷模”称号。广东勇担医疗援外重任,一批又一批广东医生接续传承,远赴他乡,以医者仁心和精湛技术守护受援国人民健康,传递友好情谊,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骆庆明,儿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东莞名医。先后在医院、医院(医院)工作,现任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作为第30批中国驻赤几医疗队的成员,骆庆明于年7月至年2月与同事们一起到赤几提供医疗服务,以过硬的个人素质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义无反顾地冲在生命前线,最终圆满完成各项救援救治任务,其所在医疗队荣获赤道几内亚国家最高荣誉奖——国家独立勋章。

“它看似普通,不昂贵,却有着生命的温度。”10月24日上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骆庆明在广州,手持一本金灿灿的笔记本向媒体分享援非经历。

这本笔记本,对他而言,弥足珍贵。这是援外医疗工作结束时,当地一名医生送他的礼物,也是广东援外医疗队给非洲带去健康和友谊的见证。

▲骆庆明在赤道几内亚开展援外医疗工作

骆庆明是广东派出的第30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医疗队巴塔点点长。他和队友于年7月到达赤道几内亚(下文称“赤几”),开展为期19个月的援外医疗工作。

期间,他们工作出色,共完成门诊人次,参与手术台,管床查房人次,开展培训93场次……此次援助,医疗队荣获了赤道几内亚国家最高荣誉奖——国家独立勋章。

▲骆庆明和队友下乡义诊

送给非洲儿童的礼物

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想法,20多年前就在骆庆明的心里萌芽。那时,正在读医的他被院报文章——第16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的先进事迹所触动。

年7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下发了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组建第30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的通知,当时正在医院(医院)当儿科医生的骆庆明抓住机会,实现援外梦。

“我不能两手空空,总要带点什么礼物去。”出发前,骆庆明想要送非洲儿童一份礼物。考虑当地儿童营养缺乏比较常见,他决定编一本儿童营养健康手册。

他针对儿童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营养物质的补充、特殊时期喂养、身高的科学管理等,组织了儿科专家、翻译、西班牙语老师共同编写了图文并茂的《儿童营养健康(汉语西班牙语对照)》,赠送给赤几的家庭、机构。

这一珍贵而实用的礼物,得到了赤几总理奥巴马的点赞并为广东医疗队颁发表扬信。

▲专为非洲儿童组织汇编的营养健康手册

广东医生的全力守护

骆庆明是当地百姓眼中的好医生、好朋友。他一边治病救人,一边播撒爱心,温暖着一个个稚嫩的生命。

“医生,我好痛!我不想活了!”Alena是他救过的一名镰状细胞贫血患儿。初次遇到时,她被疾病折磨得苦苦哀求。

因为疾病会引发剧烈的四肢关节、骨骼疼痛,孩子每年至少得住院一次。由于长期需要治疗,让她本不富裕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孩子的母亲深知凑不够医疗费,握着仅有的一张5千西法(折合人民币约60元)在医院一角默默流泪。

骆庆明知道后,对她说:“费用我来解决,你不用担心。”他检查发现,孩子还伴有细菌感染,如不综合治疗会危及生命。他二话不说,一边坚持给孩子细致的治疗,一边为孩子支付了医疗费用,直到孩子感染症状完全控制,出院回家。

骆庆明和队友在当地积极推广胎心监护,以降低监测胎儿死亡率。援非期间,他们发现了异常胎监例,及时干预,有效减少了例新生儿发展为轻度或重度窒息等不良后果。他们还对新生儿科医生、产房医护人员培训新生儿复苏技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窒息的预后。据不完全统计,该专项活动医院15%的新生儿窒息率。

▲骆庆明和他帮助过的孩子

为当地医生留下救治经验

当地孕产妇死亡率、高危妊娠率、围产儿死亡率高,医疗资源长期缺乏,但骆庆明和队友诊治过的患者,却无一宗医疗差错。考虑到援助终会结束,他们决心要将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提高孕产妇、新生儿的救治水平。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骆庆明和队友捐赠了胎心多普勒、新生儿复苏台、新生儿血氧监护仪、接生包、胎儿吸引器及产钳等一医院,组织开展《赤道几内亚围产期母婴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的研究》课题,建立规范的产检本,指导孕妇按规范产前检查。医院妇产科没有母子保健手册的情况,课题组设计制作了西班牙语的《赤道几内亚母子保健手册》。

疟疾是严重危害当地民众健康的疾病,如何提高当地儿童疟疾的治疗效果,是骆庆明一直惦记的。在援非结束后,他查阅了上百篇文献,结合工作心得,撰写综述论文《儿童疟疾诊治进展》,为当地医务人员诊治儿童疟疾提供参考。

“一定要授人以渔,即便我们离开后,有些东西也要保证持续下去。”骆庆明说。

骆庆明和队友的付出,当地医务人员心存感激。广东医生给他们带来的,远不只是医疗工作上的帮助。当时,新冠疫情传到赤道几内亚,全球医疗界都对这一病毒感到“陌生”,这些广东医生不仅分享防护物资给他们,还借鉴中国的疫情防控经验,与他们并肩作战。

广东援外医生与当地医务工作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骆庆明上班的最后一天,他救治过的患者、一起共事的医生,纷纷来拥抱道别。

▲当地医生送的礼物

这一天,医生Marta没来送行,医院途中出车祸了,骆庆明和友人迅速赶去探望。幸好她身体无大碍,并送给骆庆明一本金色的笔记本,希望他以后想起在非洲工作的时光时,可以好好记录。

得知经历车祸时,她还紧紧抱住这份礼物,骆庆明十分感动。这是两国医生友谊的见证。

回国以后,骆庆明出版了一本书《明月他乡——我的医疗援非之旅》,通过32万字的真实记录,向社会分享他们在赤几的经历,传播广东医生援外精神,大爱与担当。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我就知道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