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莞虎门新湾疍家文化节背后,原来藏了这么 [复制链接]

1#

休渔期,东莞渔民的生活也照样可以很多彩。7月18日晚,年虎门新湾第八届疍家文化节在新湾体育公园拉开序幕。这个新湾社区渔民文化保育与传承的项目,让更多渔民与渔业元素得以广为人知。在当晚的开幕式上,渔民们踏歌起舞,将疍家渔业生产劳作场景和渔民传统技艺,用歌舞、情景剧表演等艺术形式搬上舞台。

文艺晚会的节目都带有浓郁的疍家风情

特色活动展示疍家文化

新湾是东莞虎门镇唯一一个渔民社区,渔业发展源远流长。当晚,晨光艺术中心小朋友们的舞蹈《海龟湾》,拉开了开幕式文艺晚会的序幕。随后,渔民自编自演的疍家劳作情景剧《打渔》、大型渔民特色舞蹈《水乡渔歌》,以及疍家文化保育者周木树的抛渔网互动表演等节目先后上演。这些节目用艺术的形式,鲜活的再现了渔民海上劳作的生产和生活场景,以及疍家撒网捕鱼、编制渔网等传统技艺。

开幕式晚会期间,渔民们还欢唱起原汁原味的咸水歌,并将疍家接亲、送亲等婚嫁习俗以情景剧的形式,搬到了舞台上,加深了世人对疍家渔歌文化和婚嫁习俗的了解,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疍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渔民才艺体验区,主办方还安排了渔民咸水歌等才艺展示,体验垂钓小游戏;渔民技艺体验区可感受一把盲公织网;传承疍家文疍家婚俗展示区有疍家姑娘及小伙亲自演绎新湾各年代的服饰文化,市民可以亲身体验渔民夫妻角色扮演小游戏,深入感受疍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悉,虎门新湾第八届疍家文化节以“传承疍家文化,共奏渔韵篇章”为主题,设有“寻味新湾”、“活力新湾”、“渔韵传承”等三个系列活动,主要活动内容包括“美食新湾”十大名菜推介、新湾旅游地图制作、新湾传统疍家手艺展示和体验,如渔网达人竞技赛、渔歌大赛、疍家特色舞蹈大赛、庆开渔文艺晚会等。

新湾既是鱼米之乡,也是虎门镇远近闻名的美食胜地。文化节期间,正在制作的旅游主题手绘“新湾旅游地图”将采用手绘动漫的形式,汇聚新湾渔村精华,精选出一批新湾特色海鲜大排档、疍家特色小吃店等优质商家,既向世人展示新湾渔家的独特魅力,也为广大游客寻觅美食提供实用性的参考。

成立全市首家疍家文化馆传承疍家文化

疍家人被称为“海上游牧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疍家文化。虎门镇新湾社区是疍家人聚集地,约有多人。过去这里的居民世代从事渔业、水上运输业,以船为家,保留有独特的疍家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疍家人上岸过上了定居的新生活,独特的疍家文化面临保护和传承的问题。

自年起,在东莞市、虎门镇政府各部门、单位的支持下,新湾社区居委会联合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启动“追寻水上人家,保育疍家文化”新湾社区渔民文化保育与传承项目,由此拉开了第一届虎门新湾渔民文化节的序幕。迄今,新湾渔民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期间,主办方不但深入挖掘和保存传统的渔民手艺和历史,更在年6月份成功建立了全市首个疍家文化展示馆,收藏了多件疍家文化瑰宝。疍家文化展示馆的建成,是东莞正阳社工与新湾社区疍家文化保育的一次积极探索。

新湾疍家文化展示馆是一家民俗博物馆,位于新湾社区居委会文化楼二楼,占地面积平方米。该馆分为两个展馆,一是历史传承展馆,通过图文和上百件疍家古物,全面展示了新湾的历史变迁与水上人的居住、饮食、服饰、喜庆、信仰、禁忌等风情习俗;二是文化体验馆,通过观看水上人文化习俗视频短片,参与手工织网、渔船模型制作等互动体验,深入感受水上人家的生活习俗。

走进文化馆的历史传承馆,可以见到大襟衫、大浪裤等疍家传统服饰;手抛网、鱼篓、船浆、拉网、罗盘等疍民生产工具,以及编制袋、海洋帽、提篮、煤油灯、印有龙凤花纹的瓷枕头等等渔民生活用具,共近百件。其中,最老的古物距今60-70年间。而文化传承馆,由疍民后代吴木桂制作的一批惟妙惟肖的渔船船模也成为该馆一大亮点。

“未来,我们还将不断扩大疍家古物的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实体器物和非物质文化为主的疍家文化遗产,丰富渔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多彩的新湾疍家文化遗产,并积极探索现代休闲渔业等渔区特色经济发展之路”新湾社区党工委书记邓建新表示。

邓建新介绍,随着滨海湾新区的落地,东莞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滨海湾新区的发展定位,新湾社区被纳入了滨海湾新区范围,“我们希望借举办疍家文化节让世人更好的了解新湾渔村并参与渔民文化活动,更好地保育与传承渔民文化,从而实现新湾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疍家人将手艺转化为工艺品

除了疍家文化的保育,渔民们也一直在思考新时代的转型问题。

“我15岁跟随父母外出打鱼,现在都快70岁了,都打了50多年鱼了。”虎门新湾社区的疍家老渔民桂叔说。桂叔9年上岸安居,但平时偶尔还会和妻子驾驶着自家的那艘抛鱼艇外出近海捕鱼。“以前是为了讨生活,现在更多的是不舍。”

半年前,正式告别大海的桂叔在家中开辟了一间简易的船模工作室。一个工具柜,几条木板架,一艘艘做工精美的渔船模型就在桂叔手艺下面世。“做这样一条船,起码要二三十天”,桂叔向笔者展示一艘抛鱼艇模型,模型已成雏形,安上驾驶舱和桅杆,就是一艘惟妙惟肖的抛鱼艇模型了。在桂叔家中客厅柜子上、桌子上,摆满了各个年代的渔船模型,有拖网船、抛鱼艇等,或大或小,或新或旧,摆放整齐,精致如真。

退休的桂叔除了外出打鱼消遣,闲暇时最爱的就是制作渔船模型。桂叔坦言,自己打了大半辈子的鱼,现在是想用这种方式给自己和后代留下一份记忆。这些精致的模型,除了用来馈赠亲友,有的也会被出售给喜欢船模的人。

一艘渔船,既是渔民的生活居所,也是渔民谋生的工具,它对渔民有重要的意义。桂叔手中的渔船,不仅是新湾渔民文化的传承载体,更是新湾渔民在面临时代变局下另谋生路的一种尝试。

未来:“产业+旅游”助力渔民转型

桂叔将自己和疍家相关的手艺转化为工艺品,这是一条路,而“虎门渔家”合作社的柏叔则尝试从产业和品牌的角度来寻求转型。据介绍,成立于年7月的“虎门渔家”专业合作社,是东莞市供销社对口扶贫新湾社区的一个项目。

加入“虎门渔家”合作社的6年时光里,柏叔和社员们一起努力,成功注册了“新湾渔家”品牌,还建起了标准的生晒加工场所,配备专用冷库,大量收购社员以及虎门镇其他渔民的鲜活水产品,加工成地方特色的水产品干货,借助东莞市供销联社品牌和渠道大量销售水产品干货,形成了“捕捞+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合作经营模式。

柏叔介绍说,近年来该合作社发展迅速,多次参展省市农博会,且通过开拓冰鲜产品,将业务拓展到了深圳、广州、湖南、湖北,乃至上海等地。今年,“虎门渔家”合作社还获评“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成为全省供销系统获此殊荣的5家农民合作社之一。

如今,“虎门渔家”合作社是新湾渔民生活的后盾,也是新湾渔业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当地渔民也正在以“虎门渔家”这一品牌为依托,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自身的收入。

除了产业方向的尝试,当地还计划将疍家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在广东省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方案中,休闲观光渔业成为渔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假如新湾能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疍家文化特色,将当地打造成一个特色的旅游景点,那将给靠海为生的渔民转型提供有利条件。(综合: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中国新闻网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