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磅到2020年东莞中心城区将有大变化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17.html

重磅!到年东莞中心城区将有大变化这9个片区近期将重点建设来源:东莞时间网-12-:48:47记者:董珊伶《东莞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年)》通过审议

▲城区片区公共中心体系规划图

▲近期重点建设地区规划图

到年,东莞中心城区会有哪些变化?近期将会有哪些重点建设项目?这里有答案。昨日,第四届东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年)》(以下简称《城区规划》)。东莞市副市长刘炜出席会议。根据《城区规划》,中心城区范围主要包括莞城、东城、南城、万江4个街道,城区片区的协调范围包括中心城区、高埗镇、石碣镇。东莞中心城区打造高品质生态宜居“首善之区”,至年的常住人口规模达万人。随着《城区规划》的出炉,中心城区9处近期重点建设片区和10片重点改造区域也浮出水面。

/规划目标/

中心城区打造市域综合服务核

本次规划范围为《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包括莞城、东城、南城、万江4个街道,总面积为.4平方公里。城区片区的协调范围包括莞城、东城、南城、万江、高埗、石碣6个镇街,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

《城区规划》提出推动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综合服务中心,推进东莞市行政文化中心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态宜居“首善之区”,同时还划定了9处近期重点建设区域和10片重点改造区域。至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将达万人。

目前,城区片区已经形成千亿经济体量,现代服务业领先全市。虽然中心城区以综合服务业功能为主,但首位度不够。随着市域镇街(园区)之间交通条件的优化,服务业的集聚沿着主要的交通廊道向周边扩散。特别是松山湖与西南组团的优势企业,现状已经出现沿着重要交通廊道向中心城区溢出的态势。

《城区规划》明确,中心城区将需要预留承载周边地区产业溢出的空间,同时在市域差异化分工下,中心城区承担要提升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职能,打造市域综合服务核的任务。

在产业布局上,中心城区将引导环城路以内存量工业用地改造为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新型产业及生活服务用地,环城路外围则布局形成东城桑园—温塘、万江西部片区两大产业集聚区。

根据《城区规划》,东莞中心城区将实施“强心、提质、外联、内畅”策略,提升服务业比重,支撑全市迈向“万亿俱乐部”。加强自主创新、结合自创区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品质生态宜居“首善之区”。

/休闲娱乐/

新增6处综合公园和9处社区公园

为了方便市民休闲娱乐,中心城区规划13处综合公园中,其中保留和完善元美公园、黄旗山城市公园、榴花公园、龙湾湿地公园、人民公园、黄旗广场、迎宾公园7处现状公园,新增西平湖公园、垄山规划公园、神仙灶公园、鳌峙塘公园、王大岭公园、将军帽公园6处公园。

社区公园的建设也有12处。保留和完善金鳌洲公园、周屋荔林公园和宏远水上公园3处现状公园,新增温塘公园、龙舟公园、牛山公园、大新公园、箕岗公园、东骏公园、宏苑公园、元岭公园、白马公园9处公园,其他社区公园在下层次规划中落实。

/近期建设/

9处近期重点建设片区

《城区规划》在教育、医疗以及社区建设等公共服务方面也有大量计划。其中,针对目前东莞中心城区学位供给不足等问题,《城区规划》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中小学校设施布局,推进10多项教育设施建设项目。据悉,中心城区规划教育科研用地.9公顷。

《城区规划》划定了近期重点建设地区,以综合服务提质、产业创新升级、风貌魅力提升为重点,主要分为3类9处近期重点建设地区。其中,综合服务提质重点建设地区,主要以综合服务核心区为主。产业创新升级重点建设地区,包括东城牛山片区、东城桑园—温塘片区、万江新中心—水蛇涌片区、南城宏图片区、南城白马片区、南城水濂片区、东城同沙片区。风貌魅力提升重点建设地区,主要包括贯彻历史城区及4片魅力小城。

此外,规划还划定了10片城市更新重点地区,包括南城CBD、元美社区东部、岭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龙湾滨江、新城文化商业区、蚬涌工业园、谷涌养老社区、黄旗南、主山、滨江等城市更新重点地区,总面积为31.4平方公里,结合三旧改造项目,逐步开展城市更新。

/交通完善/

适时启动地铁2号线三期建设

目前,中心城区新建梨川大桥、东莞大道延长线,并已建成轨道交通2号线。但是,中心城区的短板包括对外联系、跨江联系、交通拥堵有待提升。其中,主要体现在于松山湖片区联系不足,与松山湖片区等仅通过已饱和的松山湖大道城市主干道联系,与东部各镇缺少快速通道联系。

《城区规划》提出,近期加强推进中心城区与周边片区的快速联系建设,对接松山湖片区和滨海片区,打造区域一体化的路网结构。优化城区内部道路,推动莞城、万江的城市道路改造,逐步疏通拥堵路段。

《城区规划》显示,尽快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适时启动地铁2号线三期建设工作,全面推动东莞进入地铁时代。强化组团间的交通可达性,向东,推进松山湖二通道、桑茶快速(市十三五重大项目)2条对外快速联系通道,加强与松山湖片区对接。向南,通过环莞快速路(二期),对接滨海湾新区。值得一提的是,规划预留高埗镇颐龙路连接万江金龙北路的过江通道,宽度控制为60米。

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网络方面,推进红粉岭路网、汾溪北路、银龙路、水蛇涌二路、迎宾北路等21项近期道路建设。加强交通节点改造,提高城市道路网络整体运行效率,推进东莞大道—水濂山路立交、八一路、体育路、东城路、旗峰路、鸿福路等5处拥堵治理。

重点/

9处近期重点建设片区抢先看

近期重点建设片区,以综合服务提质、产业创新升级、风貌魅力提升为重点,近期重点建设空间主要包括9处。

莞城历史城区:该片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城区,近期重点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兴贤里保健院、中心小学分校扩建;治理旗峰路交通拥堵,东引运河建塘至石鼓段,推进新风路魅力小城样本路建设。

东城牛山片区:该片区以科技研发、创新孵化、智慧产业为特征的新型产业集聚区。借助自创区建设,重点推进东城榴花公司艺术家创作基地增资扩产项目、牛山兴华家具地块等10项文化、新型产业和总部经济项目等。

东城桑园—温塘片区:该片区为中心城区与东莞站交通枢纽联系的北部战略节点地区,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低能耗低排放的都市产业集聚区。近期项目共19项,重点建设东城东部新型产业工业园和桑园长恩路旁地块;完善桑园小学、榴花片区公办初中等10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桑茶快速等3项交通设施建设。

综合服务核心区:近期项目共37项,近期通过“三旧”改造,重点推进科技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等18项产业和服务项目建设;开展交通治理,整治体育路、东城路、鸿福路;建设万达世博、东城中路、阳光路的魅力小城建设;推进南城国际商务区建设。

万江新中心—水蛇涌片区:该片区是万江城市副中心,也是中心城区辐射带动水乡经济区的桥头堡,重点发展教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滨水居住等功能。近期重点推进万江岭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4项文化创意项目建设等,建设万江新文化中心等设施。

南城宏图片区:该片区为依托较为完备的公共配套设施和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打造高品质、现代化、生态型总部基地。近期借助自创区建设,通过“三旧”改造引入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产业项目;围绕蛤地站进行TOD开发等。

南城白马片区:该片区为东莞市重要的服务创新载体,在保护良好的滨水生态环境基础上,借助自创区建设,推进天安数码城和石鼓片区“工改工”项目。

南城水濂片区:该片区为研发总部和高新技术引进平台。近期将通过宏远国际人工智能(AI)产业中心项目、南城东莞联科国际信息产业科研中心、南城凯达科技设计中心项目的建设,推进科技研发和高新技术平台的建设。

东城同沙工业园片区:该片区为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成为城区片区的重要技术创新功能区。近期重点通过建设东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中心园区、东莞博力威电池有限公司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7项新型产业项目,引领产业升级。

/会议现场/

轨道线网规划加密通勤线网

将对年版全市综合交通规划进行修编

▲地铁2号线虎门站记者陈帆摄

如何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预留建筑垃圾消纳用地、文物保护等问题,备受规委会委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