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简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67002676065662&wfr=spider&for=pc一个月前
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同意的
《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以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公示
《规划纲要》提及
加强光明科学城与东莞松山湖的联系,加快推进光侨路北延,为深莞共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打好基础。
在今年年初,深圳正式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四城,作为其集中承载区的光明科学城战略地位再次升级。
此时《规划纲要》多次提及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什么是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深莞如何共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该装置群概念下的深圳光明科学城和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如何竞合发展?
-01-
东莞方面表述
东莞方面的表述是“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集聚区”,为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一轴、一区、两心、三组团”的布局中的“一区”。具体而言,巍峨山是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的共享绿核,利用其地质稳定、环境优越的条件,环山区域规划布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功能。
-02-
深圳方面表述
而深圳方面表述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多是在发布有关光明科学城规划,且强调深莞共建。如:光明科学城装置集聚区面积12.7平方公里,包括“一主两副”三大科学集群: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重大科学设施集群、面积4.1平方公里的科教融合集群和面积约2.6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集群,与东莞中子科学城装置区共同形成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
今年深圳市政府批准同意的《规划纲要》亦延续了这种提法。
松山湖管委会方面介绍
当前环巍峨山大科学集聚区
目前只是概念,没有相关官方文件
松山湖科学城位于巍峨山以北
光明科学城位于巍峨山以南
两地将携手共建以深圳为主阵地的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至于大科学装置数量未定
部分项目仍在立项中
▲光明科学城效果图
目前,深莞已经就共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达成共识,但是如何共建、共建哪些项目还在沟通中。
深莞探索科学城统筹发展模式
“我们经常去黄江吃夜宵,开车几分钟就过去了。”张天林是中建三局光明科学城启动区的工作人员,他介绍,启动区项目跟东莞黄江距离非常近,可以说“迈腿就过去了”。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为光明科学城规划区建设的首个落地项目,用地面积约.35㎡,项目规划落地合成生物、脑解析和脑模拟两个大科学装置。在启动区项目不远处,还有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可以说,整个光明科学城的科教精髓都集中于此,东莞黄江直接受益。
地理位置的相邻
让东莞和深圳
以及光明区的关系也更为亲近
此前东莞市发改局
多次赴深圳市发改委调研
光明科学城建设工作情况
积极探索两地科学城统筹发展模式
东莞市和光明区的互动则更为密切
近三年来,东莞市发改局
东莞市政协调研组等多个考察团
赴光明区考察交流
-01-
东莞方面
去年7月,东莞市发展改革局开展“学习特区拓荒牛精神,对标光明科学城速度”主题党日活动,组织35名党员赴深圳光明科学城现场参观学习。参观团一行此行目的在于学习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整经验做法。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